黄征逆袭,马云和刘是如何“逆杀”的?

日期:2023-12-04 17:03:41 / 人气:79


在电商行业,2015年是一个容易被低估的年份。
今年岳云鹏的《五环之歌》一炮而红,神奇的歌词让人无与伦比,直接登上了当年的春晚。
“五环外”成为网络热点,市场下沉的代名词。在北京的相亲市场,曾经流行“凡贷款在五环外、100平米以下的,只要占同等比例,都不算有房”。
也是在这一年,张勇和黄征有了新的身份:前者加冕CEO阿里集团的因为天猫的成立和双11购物节的打造;后者是被段永平疯狂下注的80后新贵,上线拼多多开拓五环外市场。两人2015年在路口擦肩而过,一个向上,一个向下。
这是一场实力严重不对等的比赛。就连黄征自己也在2016年接受《新经济100人》采访时表示,拼多多和阿里之间至少有20年的差距。
虽然差距太大,一目了然,但黄伟认为,在新的流量分发形态、新的用户交互形态、新的国际化下,有机会做出不一样的阿里。“我经常跟员工说,这些老板现在多大了,20年后他们多大了,我们多大了?”
8年后,张勇卸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去了衣服;已经半退休的黄征,因为拼多多市值已经超过阿里,成为电商“新王者”。
阿里顺风的时候,让人觉得这是“马云的时代”;现在更多的人开始反思,是“时代的马云”。再看延长的周期,“涨”和“跌”没有对错之分,但都标有相应的成本和代价。
1.在Alibaba.com的一次讨论。
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的当晚,美股拼多多大涨,阿里大跌,双方市值差距缩小至100亿美元,引发众多讨论。
阿里创始人马云很少在内网发言。
一个反思阿里为什么被拼多多超越的帖子说“那个卑微的人很快就要变成拿刀大哥了。”。马云在十楼留言:请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变,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AI电商时代才刚刚开始,这对每个人都是机遇,也是挑战。”
当外界从消费退化周期、战略方向、电商运营策略、组织战斗力等方面总结拼多多成功的“方法论”时。,阿里的内网到29日中午发布了500多条消息。这时候,阿里内部的声音更是批判。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兼首席人才官蒋芳发帖:跟对手滚,不跟同事滚;猜测客户的心,不要总是猜测上级的;为客户工作,不总是为了业绩得分。
阿里元老郭靖:成功只代表过去,面向未来才是王道!中国市场大,全球市场大,足以支撑很多超大规模的公司。阿里只有坚持自己的使命愿景和情怀,不断创新突破,才能迎接未来!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1月30日,拼多多市值收于1959亿美元,阿里市值1907亿美元。中国市值最高的电商平台正式更换,8岁的拼多多登顶。
这也是“中国市值最高的电商平台”和“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的头衔首次分道扬镳。
从数据上看,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仍然是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华创证券引用隐马数理研究的数据,计算了2023年1-9月GMV的市场份额:阿里田涛占比45%,JD.COM 21.6%,拼多多19.7%,Tik Tok店7%/ Aauto快9%,Tik Tok店+第三方平台占比9%。
仅从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来看,田涛集团营收976.54亿元,同比增长4%;EBITA调整后利润为470亿元,同比增长3%。拼多多营收增长93.9%至688.4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170.3亿元,增长37%。
由于JD.COM的模式不同,自营业务中销售的商品会记为收入,收入口径与田涛、拼多多不同,拼多多侧重于增值服务。
2023年第三季度,京东。COM的营收为2477亿,较2022年第三季度增长1.7%。其中,JD.COM的核心零售额,即JD.COM商城的营收为2120亿元,同比略有增长。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6%。
从统计数据来看,拼多多还没有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这导致市场上很多声音认为拼多多市值赶超阿里只是暂时的,甚至是由于炒作。
换个角度说,这是中国电商平台市值最高的吗?不完全是。中国电子商务平台的最高市值是阿里巴巴在2020年10月创下的319美元/股。当时中概股迎来一波高潮,阿里市值一度超过5万亿人民币。
当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拆分前的财报数据显示,核心业务(包括中国零售业务和跨境电商)收入为1309亿元,同比增长29%。有三方数据显示,当时阿里电商业务的GMV市场份额在60%左右,现在已经下降到45%。
从市值来看,拼多多的大幅提升在A端,阿里从5万亿缩水到今天的1.5万亿不到在B端。阿里失去的市场也正在被拼多多,以及电子商务直播玩家Tik Tok和a auto faster分享。
同时,阿里近期的下跌还有一些其他的情绪,比如所谓马云“抛售”价值63亿元的阿里股份引发的创始人看空恐慌。
Alibaba.com随即澄清:“马云的股份一份都没有卖。”马云的办公室今年早些时候签署了一份减少合同,以便在国内外投资农业科技和公益项目。设定的披露时间没想到会“撞上”公司财报日期,给外界造成了误解。
但市场情绪的这些波动,正是因为投资者在长期低估下,对阿里未来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2.品多多,还有课要补。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代人会培养一代app。
阿里和JD.COM都顺应潮流,抓住了当时技术变革背景下消费习惯改变的机会。都带着时代的烙印。
本世纪初,淘宝解决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问题,将线下生意搬到了网上,奠定了阿里帝国的基础。与之相伴的,是那些75后、80后从接触互联网开始学习网购。
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消费能力和意愿惊人爆发,让淘宝和JD.COM抓住了一波红利。以低价战起家的JD.COM,通过自建物流和自营商品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消费体验,奠定了其江湖地位。以中小商家为主的淘宝此后培育了一个品牌化的天猫商城。双11和618已经成为消费升级时代电商购物平台最典型的符号。
今天的主角变成了一把刀和几百亿的补贴。
品多多成立于2015年,以一起购物、低价的模式,以及基于微信流量的大众市场带来的社交裂变,取得了惊人的效率。其发展基因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高频使用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捷的数字支付密不可分。
在这些趋势中,来自下沉市场的90后、00后,以及2017、2018年后开始学习网购的70后甚至70后,大多是先在拼多多接受了消费教育。
与此同时,需求端的消费下行,供给端的清库存需求,让拼多多抓住了机会。市场看好拼多多。一方面,符合周期的是拼多多及其跨境业务穆特。
另一方面,像阿里这样的玩家,一直面临着流量母池匮乏的窘境,对流量极度渴求。过去,他们只能从微博和Tik Tok等外部渠道购买。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这些流量入口开始从事电商业务。“时间黑洞”的属性天然具有用户停留时间长的优势,直播中的交易转化效率高。他们走出了直播电商的道路,蚕食阿里和JD.COM的市场。
田涛今年一直试图在内容建设上下功夫,改变流量不足的瓶颈,改变消费者“买了就走”的习惯。在这个对比中,JD。COM的情况与田涛颇为相似,在流量、价格和内容方面都不占优势。
但是品多多也有很多功课要补。拼多多的低价心态,从买菜、快捷出行到跨境电商穆特,一再输出,但如何平衡商家和平台的盈利点,这是阿里反复探索的,拼多多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
拼多多上线的头几年,得益于流量红利,很多卖家赚了钱,但平台年年亏损。现在情况反过来了,拼多多开始赚钱了,但是商家的处境变得艰难了。一些商家反映,自然流量下降,订单锐减,付费流量越来越普遍,或者“砍”到赔钱换销量。
“付费推广交易后退款的订单比例明显增加,这意味着扣除了推广费,退款时不退还服务费。一次收两次费,卖家很吃亏。”一位拼多多卖家说。
在拼多多本季度688亿元的营收中,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为397亿元,占比58%,同比增长39%;交易服务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315%。前者主要是商家用于推广的广告费,后者是交易佣金。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商品,自然是好事。但片面追求低价容易反制电商生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假货问题。以图书为例,作家刘亮程曾公开表示,在拼多多,其作品被盗卖的总金额达到2亿元,造成直接版税损失2000多万元。
贪小便宜的买家造成了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丰富了一批非法盗版书商,却对正版图书市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为了解决假冒问题,拼多多的“只退款”功能让卖家叫苦不迭。“只退不赔”本质上是把决定权放在了消费者手里。一旦发现商品有错,可以申请退款不退货。高压之下,要求卖家变相保证商品质量。
浙江一位长期跟踪电商动向的经营者认为,价格极端内卷化对电商生态不利。“品牌努力创新,抄袭者生产的仿制品质量能达到正品的80%,价格却只有正品的30%到40%,这将严重挫伤品牌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运营说。
品多多成立八年,一直以创业者的身份出现,挑战规则。但随着其体量越来越大,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也势必迎来更加审慎的监管。合规成本是拼多多未来无法避免的。
今年3月,谷歌表示,在Pinduoduo的多个版本中发现了恶意软件问题,并将其从其商店中移除。国内知名数据安全研究和服务机构深蓝海军在早前的一份报告中称:互联网厂商通过一系列隐蔽的黑客技术,实现了APP的隐蔽安装,增加装机容量,伪造升级DAU/MAU,用户无法卸载,窃取用户隐私数据等涉嫌违法的目的。
报告显示,大量终端用户在多个社交平台投诉:APP存在莫名安装、隐私泄露、无法卸载等问题。这些指责被外界视为针对拼多多。
阿里和JD.COM都经历了漫长的合规过程,而对于拼多多来说,这些可能才刚刚开始。
3.超越的背后有超越。
资本市场取决于未来的预期。对于阿里、JD.COM和拼多多来说,竞争不会因为市值超车而停止,只会更加激烈。
马云在内网帖子上评论称,AI电商时代才刚刚开始,暗示阿里翻身的机会蕴含在AI中。
阿里不仅有基础的电商盘,还有其他一系列业务。多元化发展模式类似亚马逊。2020年10月,阿里市值达到高点的时候,亚马逊正在经历二级市场的阵痛,市值数万亿美元(7万亿人民币)。如今,亚马逊的估值已经接近11万亿元。
亚马逊的基本盘也在零售业务。2022年,由于美国持续高通胀和加息,消费意愿受到抑制。亚马逊的电商业务一度出现负增长,市值持续下跌。但包括云计算在内的业务板块所展现出的增长速度和空间,成为亚马逊市值和想象力的重要支撑。
目前,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亚马逊属于顶级玩家。2023年第三季度,亚马逊AWS(云服务)营收2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与上一季度持平,仍无明显复苏趋势。但是,这项业务的利润空间非常可观。
同时,亚马逊仍然非常看好云业务的后续增长。一方面,全球90%的IT业务处理仍然基于本地设备,这意味着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新兴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的巨大机遇也将在未来几年为AWS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收入。
这与阿里对云计算的预期以及AI电商、电商、云带来的联动效应是一致的。一定程度上,阿里希望自己能像亚马逊一样生活。
对于电商业务来说,虽然AI本质上是生产力工具,不能解决电商流量、内容、广告转化的问题,但可以在流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匹配和转化的效率,这可能是AI电商的切入点。用AI提升门店运营的效率和转化率,打开新的增量空间。
近年来,很多从事第三方电商服务的机构纷纷试水AI,从数字直播到AI修图、视频剪辑。AI技术涵盖获客、转化、售后等多个环节。
与AI强相关的是云业务。无论是AI修图、数字人直播还是智能驾驶,都需要云作为技术基础,让云接力电商成为可能,成为阿里下一个增长引擎。
蔡崇信回归阿里,首次以集团董事局主席身份公开亮相时,选择了阿里云的大本营云起大会。他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目前中国80%的科技企业和超过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都在阿里云上运行。可见云在阿里的分量。
电子商务的另一个玩家JD.COM是价格战的“老兵”。他曾经用低价打败国美、苏宁、当当,笑到最后。
在电子商务竞争力的四大关键中,今天的JD.COM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快”和“好”。领先的物流和履约能力,完善的售后服务,都是JD.COM的壁垒和标签。
当外界开始关注拥有1.3万员工的拼多多,人均收入1200万的时候,拥有50万员工的JD.COM显得有些笨重。然而,为一线物流员工纳入并支付社会保障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东。COM的比较似乎有点不公平。
对于来说,刘未来的很多想象都将来自。三家公司创始人中,马云和都已退休或半退休,只有刘选择回归一线,对于凝聚共识、减少内耗的意义不言而喻。经历了完整的电商发展周期,赢过多次低价战的刘,一直保持强势风格,对京东不满。COM的管理层缺乏狼性和不真实性,内部组织也在不断整改。
同时,刘将“低价”作为的一号策略,放开POP,让第三方店铺和自营店铺公平竞争,让有价格优势的店铺获得更多流量。双11期间,“豹变”对比了JD.COM和Tik Tok两地很多产品的售价,很多产品在JD.COM售价更低,打破了头部主播全网最低价的“神话”。可以说,在今年的价格战中,JD.COM是最勤奋的一个。
就像当年马云退役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手。很多人以为电商江湖末日已定,不想被拼多多撞开。现在,谁敢说品多多的反击就是故事的新结局?赶超然后被赶超,是商业进步的永恒动力。"

作者:摩登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摩登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