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车企全责,这样的自动驾驶很快就会到来

日期:2023-12-04 17:06:03 / 人气:145

事故发生后,车企全责,这样的自动驾驶很快就会到来。“我们说了这么久的自动驾驶什么时候能实现?
今年6月,余承东大胆预测,L3自动驾驶标准将于月底实施。
结果。。。现在年底了,自动驾驶的国家标准还没来,我脸都肿了。
不过虽然没说什么时候登陆L3,但是现在官方的风已经开始吹了。
近日,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接入和道路接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自动驾驶试点工作做了详细规定。
这次试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事实上,在这里的“准入”中,符合《通知》中各项安全规定的车企,都可以申请自动驾驶的试点名额。
而这里规定的自动驾驶指的是L3和L4 (L5还不能实现,所以不存在)。
与我们常用的驾驶辅助相比,自动驾驶完全不需要驾驶员接手,也不需要紧紧握住方向盘,相当于赋予了AI生命。
所以,一旦我们真的放下了,最重要的只有三个,安全,安全还是他妈的安全。
比如《通知》要求车企购买相应的车险,配备安全员,用摄像头全程记录,提供车辆数据。
而且一旦在试点过程中,由于自动驾驶系统不完善,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那么相关车企必须退出试点,这是非常严格的。
最重要的是,通知规定了事故的权责关系。如果认定事故是自动驾驶系统造成的,必须按照规定对车企进行处罚。
这个脖子哥一定要鼓掌。如果以后L3铺开,司机出了事故被处罚,谁会用?
同时,交警也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比如用自动驾驶打电话不能扣分,但电子警察也很难识别一辆车是否有自动驾驶。
虽然《通知》规定车辆必须亮起表示自动驾驶已经开启,但是交警大队是否可以识别各种汽车品牌和不同的提示方式?这就需要统一标准,重新适应。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等待自动驾驶的试点之后再去发现和一一克服。
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中汽测也发布了更加权威的自动驾驶标准。
这个东西就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范(C-ICAP),和大家熟知的C-NCAP很像,只不过是用来测试汽车的智能驾驶。
不久前,C-ICAP新增了高速自动驾驶项目,可以理解为目前各种高速noa的评测依据。
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真实道路性能,指自动驾驶出现问题的概率,另一个是可实现功能,衡量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自动驾驶水平。
但从整篇文章来看,它的措辞确实有点晦涩。。。
比如前面的车开得慢,需要测试安全性、舒适性、效率三个维度的时候,就这么说。
嗯...。。什么是「到路口的最小时差」和「节点后的最小时差」?每个汉字我都能看懂,就是连起来看不懂。
颈哥研究了两个小时才发现,这应该是指智力干预的时机和力度。
比如系统检测到前方车辆减速后,如果车辆不减速避让,必然会在某个时候发生碰撞。但如果智能驾驶有效参与,响应越快,“时间差”越大,智能驾驶系统越安全。
当然这个“时间差”不能太大,否则一检测到车就减速,车就不能正常行驶,所以设置了上限,保证行车效率。
另外就是纵向加速度,这是检验舒适度的指标。这里规定“-4m/s”为及格线,大概就是半脚刹车的感觉。想必考上应该不难。
有了这个标准,网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测试就可以歇歇了。哪款车比较好,可以直接拉去测试,结果一目了然。
但是,面对各种法规和标准,车企也不是傻子。就像德国和美国,人家早就开L3了,但是因为车企要对事故负责,很少有人回应。
目前能看到的是奔驰的S级和EQS。但L3级Drive Pilot开启后,智能驾驶退化,只能以60码以下的速度行驶,保持同一车道。。。
啊?这不是LCC吗?
从自动驾驶的定义来说,人真的可以完全被管理,并且足够安全,这真的是L3。
但在智能驾驶能力完全提升之前,奔驰还是不要放开变道、超车、避让等更高级的功能,否则罚单很快就会接踵而至。
因为目前的智能驾驶系统还无法处理弯道情况(极端情况),所以美国有很多Robotaxi的翻车案例,比如Cruise,因为事故频发濒临破产。
连Robotaxi都没做好,更别说国外那些家用车了。
所以车企为了逃避责任,会出现“智力提升,职能降职”这种比较抽象的现象。
那么如果L3在国内全面放开,会不会只开放部分功能?或者说,根本没人敢回应?
其实最大的可能是华为、小鹏、百度等一些头部企业会把现在的一票L2+ L3改名,功能上不会有太大创新,但余承东不用再对L2.999(无限循环)有任何隐瞒了。
毕竟L3也会受到应用场景的限制。无论是高速NOA还是市区NOA,都只是ODD(适用领域)的拓展,智能驾驶水平并没有本质的提升。
只要限定在合理的场景内,自动驾驶发生事故的概率还是可控的。所以不用太担心这个飞行员。
但是对于一些智力驱动实力较弱的车企来说,就比较难受了。姐妹都可以,你不行吗?
所以,在智能驾驶领域到处招兵买马的车企不在少数,包括新势力的理想。
要想保住现在的位置,专注于家庭舒适的理想,就必须在智力驾驶上大干一场。据说Ideal已经从百度IDG事业部招聘了一名技术咖啡机,而且似乎已经开始了。
而且,别忘了特斯拉。由于种种原因,FSD以前在中国没有使用。
但现在,特斯拉声称FSD V12的“端到端”技术已经做好了随时登陆中国的准备。如果他们这次进来,他们又会是鲶鱼。
大家一定想看看FSD和国内各种高级智能驱动的对比吧?
当然,乘用车需要应对各种卡顿和鬼探头,不容易做到L3级别,而商用车场景相对简单,目前甚至L4级别也不是不可能。
与L3相比,L4级全程需要实现“去手脚、去眼睛”,没有司机。
因此,未来在港口、矿山、工业园区等封闭、安全的场景下大规模应用L4是合理的。例如,马骁智行在自动驾驶卡车领域已经进行了超过300万公里的测试里程。
总之,未来几年,国产汽车品牌可能会迎来一场血腥的自动驾驶革命,不亚于之前的电动化。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摩登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摩登娱乐 版权所有